1. 首页 > 手游资讯

AMD安全虚幻机技术漏洞 amd虚拟化技术叫什么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作为计算机硬件领域的巨头其中一个,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造来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近期AMD的安全虚拟机技术却接连被曝出不安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阿秋便来为大家揭开这一神奇面纱,探讨AMD安全虚拟机技术的不安全之处。

AMD的安全虚拟机技术,特别是其安全加密虚拟化(Secure Encrypted Virtualization,简称SEV)技术,曾被视为云计算和虚拟化领域的一大安全创造,该技术通过为每个虚拟机分配独立的密钥,对虚拟机的内存进行加密,从而确保虚拟机之间的数据隔离和安全性,这一技术的初衷是防止恶意软件攻击和数据泄露,为云计算环境提供更为安全的计算环境,现实却往往事和愿违。

早在2024年11月,AMD便遭遇了CacheWarp漏洞的打击,这一漏洞涉及AMD的第一代到第三代EPYC处理器,特别是那些启用了SEV功能的处理器,CacheWarp漏洞的触发方法等于巧妙,攻击者可以通过运用INVD指令清除CPU的缓存,使CPU在体系内存或RAM中存储过时的数据,当CPU从RAM中读取这些数据时,会错误地认为这些数据是最新的,从而绕过加密机制,威胁到虚拟机的内存完整性。

CacheWarp漏洞的爆料,无疑是对AMD安全虚拟机技术的一次沉重打击,虽然AMD迅速公开了针对第三代EPYC处理器的微码补丁,但前两代处理器却并未获取官方的补丁支持,AMD的解释是,前两代处理器的SEV功能并未设计用于保护虚拟机的内存完整性,这一说法显然难以平息用户的担忧,毕竟,安全技术的核心便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而CacheWarp漏洞却直接威胁到了这一点。

CacheWarp漏洞并非AMD安全虚拟机技术的唯一痛点,在2024年,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壹个名为BadRAM(CVE-2024-21944)的重大漏洞,这一漏洞同样破坏了AMD SEV技术的完整性,允许恶意行为者绕过SEV保护,访问加密内存区域,从而危及云环境中的敏感数据。

BadRAM漏洞的根源在于对嵌入在DRAM模块中的串行存在检测(SPD)芯片的操纵能力,通过在体系启动时给处理器提供虚假信息,攻击者可以创建别名为现有内存位置的“幽灵”地址,从而有效规避内存访问控制,这种攻击方法不仅巧妙,而且极具隐蔽性,由于攻击者可以在不改变处理器或虚拟机软件的情况下,通过物理手段篡改DRAM模块中的SPD芯片来实现攻击。

BadRAM漏洞的爆料,再次将AMD的安全虚拟机技术推给了风口浪尖,虽然AMD迅速公开了固件更新来化解这一漏洞,但这一事件无疑对AMD在安全技术领域的声誉造成了不小的损害,用户开始质疑AMD的安全技术是否真的如宣传般可靠,而云计算厂商也开始从头评估AMD处理器在云环境中的安全性。

面对这一系列的安全漏洞,大家不禁要问:AMD的安全虚拟机技术到底如何了?为何曾经被视为安全神话的技术,如今却频频曝出不安全的难题?

阿秋认为,这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缘故,也有管理和设计层面的漏洞,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更新,而AMD作为硬件厂商,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来应对这些新的安全威胁,技术的更新迭代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刻和经验的积累,在这个经过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漏洞和缺陷。

从管理和设计层面来看,AMD在推广其安全虚拟机技术时,也许过于注重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而忽视了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设计和实现经过中,也许没有充分思考到各种潜在的攻击场景和威胁模型,导致技术存在漏洞和缺陷,AMD在漏洞的应对和修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CacheWarp漏洞爆料后,AMD并未及时为前两代EPYC处理器提供补丁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户的担忧和不满。

AMD的安全虚拟机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云计算和虚拟化环境的安全性,但近期曝出的安全漏洞却暴露了其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不足,作为用户,大家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关注AMD的安全公告和更新,以确保大家的数据和体系安全,AMD也需要从这次事件中汲取教训,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不断提高其安全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才能从头赢得用户的信赖和支持,继续在安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